当前位置:首页 > 评价头条

世界智能汽车品牌高峰论坛举办,专家共话汽车智能化发展关键点

2023-03-03 汽车评价 0条评论 收藏

近年来,汽车行业加速变革,在基本完成电气化共识的基础上,智能化浪潮开始席卷行业,正在逼近白热化状态。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助推之下,市场格局及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与用车习惯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演变。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之中,中国本土车企及其身后的智能电动汽车生态链无疑已拔得头筹;同时,在激烈厮杀的国内市场脱颖而出的领先本土车企也将给海外消费者带来更多“闻所未闻”的高性价比车型,进而有望重塑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视频】“地平线杯”第四届世界智能汽车年度车型评价结果在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发布

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需要的智能化究竟是什么样的?符合用户市场需求的智能汽车如何能真正落地?车企、智能化企业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变革?

2月28日,在汽车评价研究院举办的“地平线杯”第四届世界智能汽车年度车型评价结果暨世界智能汽车品牌高峰论坛上,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代表、科研院所的学者以及行业协会专家汇聚一堂,从技术、市场、用户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

智能化的本质是人

无论是科技技术发展的角度,还是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角度,智能化都已经成为社会与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在众多车企对智能化追逐日渐激烈、资本市场也给予热情关注的今天,我们不可忽视探索智能化的根本目的——任何技术的发展必须围绕人的需求,消费者最终会对他们所购买的产品进行评判,产品受欢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真正良性的投入产出比,企业产品才能够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智能化也是如此。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管欣

“智能化不是自动化,不是简单地替代人进行机械地操作。”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管欣说,“智能化是能够像人一样思考,能够像人一样做事,甚至是能够通过不断的数据积累,自适应、自学习,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拟人化、类人化。” 从用户角度出发,无论是AI技术还是传统技术,无论装了多少个传感器抑或是多少先进的执行器,他在意的是智能辅助驾驶能不能像一个熟练老司机一样,精准判断、智慧躲避、灵敏反应,甚至是优先选择更加快速通畅的车道等。

长安汽车智能化院副总经理 梁锋华

长安汽车智能化院副总经理梁锋华指出,智能驾驶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人机共驾信任机制的建立。”他说,“智能驾驶真正要把它的商业价值发挥得足够好,兼顾好体验设计和安全设计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消除用户的信任和系统能力之间认知的偏差,毫无疑问是这中间最重要的途径。”

所以,无论是技术的开发方向,还是对产品的测评,甚至是国家级别的政策引导,都应该以人为本,注重技术带给用户的实际利益。

生态创新建设是智能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禾多科技高级副总裁 黄雷

禾多科技高级副总裁黄雷表示,“目前行业达成了共识,要形成生态圈,整车厂协同供应商一起,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形成模块,以最快实现量产。想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驾驶,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很显然,只靠车企、智能驾驶企业肯定是远远不够,需要智能、交通、城建、能源四位一体融合发展。这意味着今后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不局限于自身,而是在更高维度、更大范围内,与其他产业彼此支持、携手创新。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研究员、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 刘宗巍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指出,融合发展生态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车路协同”,而“车端的高昂成本也一定是通过路端的支持降下来的。”他说,“智能驾驶与传统机械技术不同,属于软件技术开发,其成本可以说是相对固定的,那么只有更广泛地应用,才能逐渐降低成本。而智能驾驶是否能够更广泛的应用,必然是需要交通、城建的道路端提供数据对接和技术支持,共建生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付于武

对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指出,“协同是中国智能化转型的最突出优势”,他说“我们能够整合人、车、路、网、云、图等多方面的资源和要素来支持智能化产业的转型”。所以,付于武呼吁,在谈起产业转型时,不仅要关注产业链本身的建设,关注创新链,更要关注供应链的建设和创新。

生态协作是有章可循的成功

地平线生态发展和战略规划副总裁 李星宇

“在资本和产业的加持下,自动驾驶领域的任何一个功能模块都有大量的生态参与者聚焦开发,从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相比于主机厂,供应商在单一技术方面有更大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但主机厂有强大的技术集成能力和数据运营、用户运营能力,这是供应商无法替代的。”面对汽车智能化产业的生态协同建设,地平线生态发展和战略规划副总裁李星宇表示,“全栈自研是难以复制的杰出,生态协作是有章可循的成功和走向量产的主流路线。”他以地平线与轻舟智航、小马智行的成功合作案例,说明生态协同的必要性,并指出,只有加强这样的合作,才能加速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TO 侯聪

在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TO侯聪看来,“上下游的衔接需要标准的制定。非常高兴能看到地平线在这方面做很多的工作,能够让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通信接口变得更加标准,相信主机厂之后在选购不同方案时会变得更加灵活,这对成本下降有很大帮助,也能让轻舟在自己更擅长的领域做得更好,将方案提供给更多主机厂伙伴。”

长城汽车数字化中心智能驾驶总监 李普

对此,长城汽车数字化中心智能驾驶总监李普提出类似观点:“行业里边可以形成联盟,形成一套行业标准的规范,支撑整个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的发展,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是一个良性的推动”。

北汽研究总院智能网联中心总师 褚景尧

 “取长补短,合纵连横”,北汽研究总院智能网联中心总师褚景尧用来概括生态协作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化、智能化和人性化。

通过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洞察,越来越多的公司会走上生态协作的道路。在这样的新模式下,相信中国的智能汽车产业一定能成长出世界级的巨人,整个产业也会迎来草木繁荣的创新生态。


加载评论中......
分享文章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扫一扫”即可将本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 2014-2017 汽车评价.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072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38